给生态修复打分 让影像识别更智能
——连云港工勘院两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
近日,我院申报的两项发明专利——《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》和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地物分类方法及系统》正式获得授权。这两项技术将卫星遥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,为生态修复评估与遥感影像分析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
《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》利用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,对生态修复区域进行量化评估。该系统可获取植被覆盖度、水体质量、土壤状况等关键指标的变化数据,就像一个给生态修复效果打分的“智能裁判”,能够实现从“定性判断”到“定量分析”的跨越。相较于传统方法,该技术显著提升了评估精度,为矿山修复等生态工程的成效判断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
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地物分类方法及系统》则聚焦于遥感影像的智能解译。该系统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学习图像特征,完成对建筑物、道路、农田、森林等不同地物的精准识别。与传统依赖人工设计特征的方法相比,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分类准确率与鲁棒性,也大幅降低了人工工作量,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。
两项发明专利的授权,是我院坚持科技创新、深耕专业领域的生动体现,彰显了我院技术实力。今后我院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,积极培育地质工作新质生产力,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,为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科技动能。(自然资源调查评价中心 孙健飞 李霖)